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7.2強震,震撼全台,上千場餘震持續數月。原先以觀光產業維生的花蓮,陷入遊客一夕歸零的慘境,這場被許多花蓮人公認有生以來最大的地震,也迫使他們改變原有生活方式,試圖摸索新出路。《》在震後2個月走進重建現場,從號稱「東部學術殿堂」、位在震央壽豐鄉的國立東華大學,到坐落在秀林鄉和新城鄉的太魯閣地區,採集不同部門、階級、地區和產業的災後心聲。
東華大學重建經費預估高達17億元,其中以化學系受災最重,地震、火災加上化災的複合式災害讓實驗室化作廢墟,即將畢業的研究生們被迫中斷實驗,師生合力從花蓮移到台北繼續研究,在人生地不熟之下一一解決難題。從校長、教授、學生自治組織到外籍生,以學風自由聞名的校園擱置過往的針鋒相對,在患難中團結迎來最印象深刻的畢業典禮。
鏡頭從大學城轉換到山區,擁有世界級美景、一年吸引300多萬名遊客造訪的太魯閣國家公園,在強震後道路柔腸寸斷──清水斷崖、崇德隧道、中橫公路在修築和坍方中擺渡,園區內的部分區域受損嚴重,至少要7年才有望重新開放。記者深入壯麗峽谷,拜訪主打部落文化、經營20年的「山月村」,描繪「村長」和員工如何與旅客攜手共度危難時刻;決定結束營業後,村長如何協助情同家人的員工們另覓出路。
當天災的衝擊不平等地分配在弱勢群體身上,太魯閣族的小農們如何經歷「看不見的隱形農損」?產銷在震後受阻,他們靠著網路平台和市集擺攤抓住新機會;從前是觀光客上門光顧,現在則得主動出擊到北部各活動擺攤,努力把產品賣出去。面對家屋毀損和失業,食衣住行等生活需求搖搖欲墜,在地民代和原民社工捲起袖子連結各方資源,陪伴族人走過物質和心理上的復原之路。
一場大震讓觀光按下暫停鍵,《》採訪太魯閣族耆老和自治倡議者,從政府主導的歷史、國內外的經驗研究,回顧長期以來原住民狩獵文化與國家保育體制之間的衝突,反思台灣國家公園的下一步──純粹依賴自然美景觀光若不能長久,如何開啟新的永續治理模式,與被壓迫的在地族人共存共榮?
本專題期待透過多元真實的聲音,開啟理解災難的更多可能性,不僅是地震襲擊的獵奇景象,而能促進政策討論和改革,讓觀光發展兼顧生態保育、文化傳承和社區發展的需求,推動更具韌性和包容性的災後重建。